|
北大首次研發學生資助APP,校長和新生一起體驗防電信詐騙成都app開發,就找源昇科技 9月3日,北京大學迎來了2016級新生。北大招生辦公室介紹,2016年北大錄取了來自內地、港澳臺地區以及42個國家的本科新生共計4380人。在燕園,他們即將開始嶄新的大學生活。 今年,北大加大了對農村地區考生政策傾斜,一大批優秀“寒門”學子脫穎而出。今年北大共錄取農村學生700余人,為近年最多。其中,校本部共錄取農村考生近500人,比例為16.3%,繼續保持逐年增長態勢。 北大向學生承諾“即使沒有一分錢,也能順利入學”。除了傳統的申請方式,北京大學首次研發了一款名為“北大資助”的APP,用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完成所有資助項目的申請流程。 困難學生中農村戶籍過半數,來自中西部省份占比78.5% 今年將有約500名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通過綠色通道獲得入學幫助。 9月3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來到北京大學設在邱德拔體育館的各學院報到處。館內還設置了一條特殊的綠色通道。 據北京大學學生資助中心介紹,今年將有約500名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通過綠色通道獲得入學幫助。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考慮到部分邊遠地區學生到達北京的時間比較晚,他們會工作到23:30分左右,以確保每一位困難學生都能通過綠色通道順利入學。 成都app開發,就找源昇科技 為了做到精準幫扶,北大學生資助中心在暑期開展了多項工作。他們通過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走訪學生家庭、電話復核、當地資助部門復查等多種方式,準確、詳細地掌握了每一個學生的經濟困難程度。 據統計,此次入學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來自農村戶籍的約占58.4%,來自中西部省份的占比達到78.5%。 在綠色通道現場,各類幫扶項目的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接待前來報到的學生。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特別困難的學生可以在現場申請辦理中國銀行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等資助服務,還能辦理臨時借款,用于繳納學費和短期生活費。北大向學生承諾“即使沒有一分錢,也能順利入學”。 在新生報到前,北京大學就根據學生提交的申請表,給予了100名經濟特別困難新生2000元“燕園關愛助學金”。其中,1000元經費在入學前就已經發放到學生個人銀行卡中,幫助他們購買車票、生活用品和支付短期生活費,余下的1000元可以在綠色通道現場領取。 一位來自山東日照的新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今年他被北大中文系錄取,學費是5000元。因為父母在家務農,身體不好,種地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學費和北京的生活費是一筆沉重的負擔。但在入學前,招生辦的老師主動打來了電話,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后,協助他申請了助學金。如今,他如愿踏入了心儀的校園。現場報到時,志愿者幫助他了解“北大資助”APP的使用方法。 首次研發“北大資助” APP以防電信詐騙 這款“北大資助”APP是北京大學學生資助中心聯合其他部門開發的學生信息管理應用。 成都app開發,就找源昇科技 北大新生可以憑個人有效信息在APP上申請一個專屬賬號,填寫家庭經濟情況、聯系方式、助學貸款需求、存在的困難、勤工助學需求等內容,通過這個APP就能自主完成申請資助的程序,并知曉入學后將獲得的所有資助項目明細。 來到綠色通道看望新生的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現場體驗了“北大資助”APP的使用。近期電信詐騙案件頻發,在詳細了解操作流程后,他詢問在場的工作人員:“APP的安全保障怎么樣?”工作人員介紹,這款APP只能在正規的應用商店下載,安全性可以保障。 以往使用紙質材料申請助學金等資助項目,手續繁多,且時效性不高。通過APP來管理資助信息,學生資助中心可以及時了解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的情況,針對性地推送相關信息,進行有效管理。這不僅便捷,還省去了電話聯絡的環節,能防止電信詐騙發生。 經濟資助和非經濟資助已形成網格化 除了足額的經濟資助,提供非經濟支持的成長方案一直是北大的傳統,學校設立了燕園領航、優才拓展、青年領袖等13個非經濟支持項目。北大黨委書記朱善璐、校長林建華、黨委副書記葉靜漪等校領導親自擔任受助學生的燕園領航導師,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 林建華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請家長放心,北京大學不僅在開學時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各類資助,學校也準備了許多勤工儉學的機會,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學業。林建華坦言,不僅是考上北大,凡是考上大學的孩子,社會都應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讓他們能在未來發展得更好。 據了解,今年北大共錄取131名筑夢計劃認定考生,其中118人為線下加分考生,人數接近去年的2倍。貧困地區專項計劃,招生人數持續增長,今年校本部錄取192人,人數再創新高。 北京大學錄取了各省份文理科前十名共計391人,居全國高校之首,其中文科242人,理科149人。 來源:澎湃新聞網(上海) (原標題:北大首次研發學生資助APP,校長和新生一起體驗防電信詐騙) |